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具備足夠的發展韌性,隨著已部署政策措施的落地見效,有理由相信我國能夠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9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接續政策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楊蔭凱認為,受需求不足、疫情沖擊等方面的影響,目前我國經濟恢復基礎還需要進一步鞏固。但也要看到,2022年5月份以來,全國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特別是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落地見效,這些政策的穩增長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楊蔭凱表示,民間投資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占了大頭,也是投資的主力軍。落實好鼓勵民間投資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完善民間投資政策環境,有利于更好地穩定市場預期和投資信心,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同時保持整體投資平穩增長。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聚焦解決制約民間投資增長的相關問題,抓緊研究出臺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措施,重點做好六項工作。
一是發揮重大項目的牽引和政府投資的撬動作用。根據“十四五”規劃里提到的102項重大工程以及國家重大戰略等明確的重點建設任務,選擇具備一定收益水平、條件相對成熟的項目,以多種方式吸引民間資本積極參與。
二是推動民間投資項目加快實施。對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加快技術進步這些具有較強帶動作用、投資規模較大的民間投資項目,要積極納入各地區的重點投資項目庫,加強用地、用海、用能、用水、資金等要素的保障力度。
三是鼓勵民間投資積極參與盤活存量資產。鼓勵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資金,支持民間資本通過PPP等方式,參與盤活國有存量資產,鼓勵民營企業通過產權交易、并購重組等方式,盤活自身資產,鼓勵回收資金用于新的項目建設。
四是加強對民間投資的融資支持。建立和完善社會資本投融資合作對接機制,通過項目對接會等方式,搭建有利于民間投資項目與金融機構溝通銜接的平臺。
五是促進民間投資規范健康發展。引導和幫助民營企業發現新的增長點,不斷提高投資的科學性和精準性,鼓勵民營企業聚焦實業、做精主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六是持續優化民間投資環境。要落實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緊緊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約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環境,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