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從三峽集團獲悉,截至9月27日,裝機規模排名中國第五、世界第十一位的金沙江向家壩水電站累計發電量突破300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標煤消耗904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4840萬噸,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清潔動能,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了重要力量。
向家壩水電站是三峽集團在金沙江下游開發建設的shov個水電項目,電站位于四川省宜賓市與云南省水富市交界的金沙江下游河段,是金沙江下游河段規劃的末一個梯級,除發電效益外,同時還兼有防洪、灌溉、攔沙、改善通航條件、對溪洛渡水電站進行反調節等綜合效益。
向家壩水電站是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和“西電東送”骨干電源點,是國家“十一五”期間能源工業重點工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投產發電的shov座大型水電站。2006年11月26日,向家壩水電站主體工程開工建設,2012年11月shov批機組投產發電。
發電效益是向家壩工程的主要效益。向家壩水電站共安裝8臺當時世界上單機容量大的80萬千瓦級水輪發電機組,電站總裝機容量640萬千瓦,設計多年平均發電量307.47億千瓦時。
三峽建工集團溪洛渡與向家壩工程建設部一級咨詢王毅華表示,向家壩水電站建設,見證了中國水電建設和重大裝備制造跨越式發展的奮斗軌跡,成為金沙江上一顆煥發著勃勃生機和璀璨光芒的水電明珠,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造福國計民生奉獻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
金沙江流域是我國重要的水電基地,在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進程中,三峽集團創新水電開發模式,提高水電開發質量,協調處理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移民安置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關系,按照“流域、梯級、滾動、綜合”的開發方針,有序推進金沙江下游河段水能開發,把向家壩水電站建設成為西部開發的典范工程。
投產發電10年來,三峽集團所屬長江電力向家壩電廠不斷探索80萬千瓦級水輪發電機組運行規律,研究大型水電站運行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充分發揮管理效能,持續提升精益生產管理水平,逐步形成了大型電站機組運行管理核心能力,切實發揮好鞏固基本盤主體作用。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雙輪驅動”下,向家壩電廠實現高質量發展,取得了一系列創新和科研成果。向家壩電廠堅持精益生產管理理念,電站機組運行穩定,經濟效益突出,連續10年實現“三零”目標(即全年安全生產“零人身傷亡事故、零設備質量事故、零環保事件”),電站已連續安全生產超3800天,刷新了80萬千瓦級水輪發電機組安全生產世界紀錄。
向家壩電廠廠長、黨委書記段開林表示:“向家壩水電站建成投產,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高流域水資源利用效率、促進西南地區水運通江達海、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環境保護具有重要作用,有力助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
作為全球大水電開發運營企業和中國大清潔能源集團,20年來三峽集團在金沙江下游滾動開發向家壩、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四座巨型水電站,它們與長江干流上的三峽、葛洲壩一起構成世界大清潔能源走廊,正持續發揮巨大的綜合效益。
“金沙江下游四座水電站工程規模巨大、技術復雜、效益顯著、影響深遠,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是國之重器。梯級電站的成功建設和運營將全面保持和提升我國水電工程建造和裝備水平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三峽集團原總工程師張超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