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的通知》下發。《指南》旨在助力中小企業科學高效推進數字化轉型,提升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的能力,為有關部門開展相關工作提供指引。
《指南》從增強企業轉型能力、提升轉型供給水平、加大轉型政策支持等三方面提出了14條具體舉措。
在增強企業轉型能力方面,《指南》從開展數字化評估、推進管理數字化、開展業務數字化、融入數字化生態、優化數字化實踐等方面提出了轉型路徑,以充分激發中小企業自身轉型動能。
在提升轉型供給水平方面,《指南》提出增強供需匹配度、開展全流程服務、研制輕量化應用、深化生態級協作等內容,旨在引導供給方聚焦中小企業特征和實際需求,提升面向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產品和服務水平。《指南》提到,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應聚焦中小企業轉型痛點難點,提供“小快輕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在加大轉型政策支持方面,《指南》提出加強轉型引導、加大資金支持、推廣試點應用、完善配套服務、優化發展環境等轉型路徑。
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介紹,轉型資金不足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挑戰之一。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門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專項資金、補貼政策等方式,支持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鼓勵金融機構提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相關的產品和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奧克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建民認為,《指南》無論是對于充分激發中小企業自身轉型的內在動能,還是對于提升相關部門面向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的積極性和產品服務質量水平等均有重要指導意義。朱建民特別關注《指南》提出的加大轉型政策支持的內容,包括技術、資金、服務、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他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在實施上述支持政策方面,應率先重點支持轉型升級帶動作用明顯的中小型“鏈主”企業,并引導和鼓勵相關機構率先面向中小型“鏈主”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的專項產品和服務,以點帶面。
內蒙古晟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馮亮對提升轉型供給水平的內容感觸很深。他說,《指南》提出要提升轉型供給水平,如增強供需匹配度,即要求互聯網平臺企業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等供給方主體,聚焦中小企業數字化共性需求,研發即時溝通、遠程協作、項目管理、流程管理等基礎數字應用,這一點十分重要。現在中小企業迫切需要面向其需求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平臺一方面輸出成熟行業數字化轉型經驗,另一方面讓中小企業能從中全面了解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市場供需及可以進行轉化的相關技術,從而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協同開展數字化轉型以及產業、產品結構轉型升級,還可以銜接大數據調控過剩產能。
江蘇黑松林粘合劑廠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鵬凱認為,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持續的人、財、物投入,《指南》要求按照“企業出一點、平臺讓一點、政府補一點”的思路,對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門檻,拓寬中小企業轉型融資渠道,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壓力大問題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中小企業要審視自身,找準定位,做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這樣才能讓數智化轉型事半功倍。